(2023已更新(今日.风行网)老妈子和小伙子
改革与转型阵痛期来临🏘《老妈子和小伙子》🧬历史上,小康社会一直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一个美好梦想,早在《诗经》里就有“小康”这个词。但只有新中国成立后,建设小康社会才真正被提上日程。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,把“中国式的现代化”称之为“小康之家”“小康的国家”。之后,邓小平同志又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,即以1980年为基点,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,解决温饱问题;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,达到小康水平;再经过50年,到21世纪中叶,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,基本实现现代化。可见,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的一个战略目标。
从立法上看,中国人民大学冯玉军教授认为,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。其一,树立宪法权威,完善宪法监督体制机制;其二,完善立法体制;其三,深入推进科学立法、民主立法;其四,加强重点领域立法。,“一是法治保障的基础地位。其他三个‘全面’同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,本质上是现代化与法治化、改革与法治、党和法的关系。没有法治的保障和支撑,其他三个‘全面’就难以落实。二是法治价值的定向作用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。法律是治国之重器,良法是善治之前提,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。”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杨克勤说。
【編輯:江连健司】
相关新闻
- 用“新常态思维”看待和分析当前经济形势 2023-03-24 11:30
- 中国反垄断 美国起什么急? 2023-03-24 11:05
- 如何看待金融改革领先于其他改革 2023-03-24 10:40
- 是否“中高收入”,不能忽略结构性指标 2023-03-24 10:54
- 中国如何避免生产过剩危机 2023-03-24 11:10
相关新发布
- 中国经济走向质的提升 2023-03-24 11:30
- 金融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2023-03-24 10:37
- 发挥大数据的外贸“新引擎”作用 2023-03-24 11:04
- 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与出路 2023-03-24 10:41
- 国办发布促进国家级经开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意见 2023-03-24 10:40